联合国要“搬家”的消息传了好几年,现在看来有人真的动心思了。
日本东京知事小池百合子直接冲到纽约联合国总部, 递上申请说想接盘,还明里暗里透着一句:要搬也得先考虑我们。
联合国找个新地方办公,不是随口说说的事儿。日本这会儿跳出来,算盘打得比谁都精。
小池百合子和联合国秘书长
联合国80年的“房东”成了最大麻烦
联合国在纽约扎根快80年了,当初能把总部放这儿, 全靠二战后美国的家底厚。
那会儿 美国经济占全球一半,军事实力没人能比,说给联合国提供场地和资金,其他国家也没意见。但现在的美国,早就不是当年的样子了。
展开剩余90%最头疼的是钱的问题, 美国现在欠着联合国28亿美元会费,占了所有国家欠款的七成还多。
这笔钱拖了好几年, 直接导致联合国连维和部队的装备都快买不起了,非洲的几个维和任务区,士兵们的防弹衣都是缝缝补补在用。
中国维和部队
总部大楼更惨,去年夏天为了省电,把大厅的喷泉全关了,电梯只开一半,员工上十几楼都得爬楼梯。
比欠费更让人窝火的是 “签证卡脖子”。俄罗斯外交官去纽约开会,签证能拖到会议结束都下不来;
伊朗代表想参加核问题谈判,美国直接拒签说“国家安全受威胁”;连中国代表团都遇到过类似情况,明明是正式会议, 愣是因为签证问题迟到。
联合国本该是各国平等对话的地方,现在倒成了美国拿捏其他国家的工具。
于是在近期,联合国做了个决定:把部分部门搬到非洲肯尼亚的内罗毕。为啥选这儿?房租便宜,当地员工工资只有纽约的三分之一,一年能省出上亿美元。
这种“拆零件”式的迁移,其实已经说明: 纽约这个“总部”的地位,早就不那么稳了。
东京手里的三张“王牌”
东京敢跳出来接盘,不是一时冲动。知事小池百合子去年就开始铺垫,先去美国智库演讲,说东京“已经准备好参与全球治理”。
转头就带着团队去纽约递申请,整套动作行云流水。他们敢这么硬气,手里攥着三张实打实的牌。
第一张是“省钱牌”。这两年日元贬值厉害,兑换美元跌了快三成。现在在纽约曼哈顿租一间20平米的办公室,一个月要4000美元, 在东京核心区能租到整层楼。
联合国要是把1.2万名员工搬过来,光房租和工资补贴就能省下一半。更别说东京的物价对外国人友好,一杯咖啡20元人民币,比纽约便宜一半还多, 员工生活成本能降一大截。
第二张是“现成牌”。东京早就有联合国的“分号”了—— 联合国大学在这儿办了30多年,难民署、国际海事组织的区域办公室也一直正常运作。
这些机构的员工宿舍、会议中心都是现成的,真要扩大规模,不用从零开始建。日本还放话,愿意把东京湾旁边一块新规划的商务区划给联合国,连基建都包了。
第三张是“交通牌”。东京的羽田机场到纽约、伦敦、北京都是直飞,成田机场一天有上百班国际航班,比纽约肯尼迪机场还方便。
新宿站每天客流量360万,地铁线路像蜘蛛网,哪怕同时开几十场国际会议,参会的人也不愁走不动。
这种交通能力,对要处理全球事务的联合国来说,太重要了。
日本藏在申请背后的野心
当然,日本抢着接联合国,可不是单纯想当“房东”。背后的算盘,藏着日本谋划了几十年的心思。
最直接的是想撬动联合国的权力结构。 二战后日本一直想进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却总被历史问题绊住脚。
要是联合国核心机构搬到东京,日本就能借着“东道主”身份掺和事儿——会议安排、文件翻译、甚至议题设置,都能悄悄加把劲。
时间长了,等于变相拿到了话语权,比当个“常任理事国”还实用。
更深一层是想摆脱对美国的依赖。这些年美日关系时好时坏,美国一不高兴就拿驻军费用、贸易协定说事儿。日本心里清楚, 光靠美国罩着不保险。
要是能把联合国机构拉到东京, 等于在亚太地区立起一个“国际中心”的招牌,以后说话腰杆能硬点,不用啥事都看美国脸色。
还有个更长远的打算:跟中国较劲。亚洲这些年在全球治理里的分量越来越重, 中国在联合国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。
日本觉得,要是能先把联合国“抢”到东京,就能在亚洲的国际话语权里压中国一头。所以 申请里特意强调“优先考虑”,说白了就是怕被中国比下去。
不止东京盯着
日本想得挺美, 但盯着联合国“新总部”的城市可不止东京一个。大家都明白,谁能接住这个盘子,谁就拿到了全球治理的入场券。
欧洲有两个老资格选手。瑞士日内瓦本来就是联合国欧洲总部,人权理事会、世界卫生组织都在这儿。
瑞士是永久中立国,不掺和大国打架,这一点比东京强——毕竟日本跟美国绑得太紧,难免让人觉得“不中立”。
奥地利维也纳更厉害,光联合国相关机构就有12个,国际原子能机构、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都在这儿,现成的办公楼能直接用,连装修都省了。
但欧洲城市的短板也明显: 现在全球治理的重心在亚洲、非洲,欧洲的影响力在往下走。真要把联合国核心职能放过去,离亚非拉太远,办事不方便。
最被低估的是中国的北京和上海。这两座城市的“硬实力”摆在那儿:北京有大兴国际机场,一天能起降1000多架次航班,上海浦东机场的国际货运量全球第一,联合国需要的文件、物资,两天内就能送到全球任何地方。
更重要的是,中国能提供的不只是场地。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,中国派的维和部队比其他常任理事国加起来还多。
“一带一路”项目帮100多个国家建了公路、医院,把联合国的“可持续发展目标”变成了真事儿。
反观日本,虽然交着8.03%的联合国会费,但在关键问题上总掉链子。
比如气候变化,日本早早退出了《京都议定书》,核污染水排海的事儿更是让很多国家不满,在环境治理上说话没分量。
这种“只交钱不扛事”的角色,跟联合国需要的“解决问题”的定位,差得有点远。
或许没有“新总部”,但世界已经变了
其实就现状看来, 联合国整体一股脑搬出纽约的可能性不大。
毕竟几万名员工在纽约住了几十年,孩子上学、老人看病都在这儿,真要全搬走,光是处理房产、转学这些事就能拖好几年。
2019年俄罗斯提议把几个会议搬到其他城市,投票时都被否了,更别说整体搬迁。
但这不代表“搬家”的讨论没意义。更大的可能是“分家过日子”:纽约保留安理会、大会堂这些象征机构,气候治理、AI伦理这些需要实际干活的部门,可能搬到东京;
全球公共卫生、难民安置这些事,或许放在日内瓦更方便;涉及发展中国家的项目,放在北京或上海更接地气。
这种“分散办公”其实已经开始了。 去年联合国把“全球粮食安全中心”搬到了巴西,“海洋治理办公室”迁到了新加坡,都是想离问题发生地更近,干活更方便。
未来的联合国,很可能不再有“唯一总部”,而是变成一个“全球网络”, 哪里需要就往哪里去。
发布于:广东省按天配资利息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